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周边新闻 >> 正文内容

平凉市加快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

2022年05月25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2183.7万吨——2021年,全市原煤产量占全省原煤产量49.6%,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5.8亿度——顶住电煤价格上涨压力保供热供电,火力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发电连年稳定在全省火力发电量的20%以上,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效支撑。

60万千瓦——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标志性突破,2021年全市新能源发电并网20万千瓦、开工建设光伏项目40万千瓦,在探索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中迈出坚实一步。

……

围绕国家级陇东能源基地建设,近年来,我市全力以赴加快能源资源开发步伐,优质煤炭产能加速释放、陇电入鲁工程拉开序幕、调峰煤电建设稳步推进、新能源开发实现零突破,全市能源行业从“以煤为主”迈向“清洁化、多元化”发展,步入多能互补、多极突破、多点支撑的新阶段。

绿色低碳 推动煤电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平凉境内煤炭资源优势明显,煤炭地质储量650亿吨、探明储量110亿吨,现有生产矿井22座,年产90万吨及以上煤矿产能占88.3%。灵台矿区6座规划煤矿设计生产能力每年2600万吨。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围绕推进“煤炭开发”,延补“煤炭链条”,做好“煤炭经济”,我市将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作为全市九大重点产业链的首位产业,着力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确保2026年全产业链产值达55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300亿元以上。

成立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协调推进工作专班,我市进一步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制定出台《平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平凉市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举全市之力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

面向社会公开出让6个区块44.33亿吨煤炭矿业权,配套实施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金支持、营商环境优化等一系列政策,携手国内实力雄厚的煤炭开采及煤电化深度开发企业共建陇东国家能源化工基地。

邵寨年产120万吨、赤城年产90万吨矿井建成投产,有效缓解电煤及民生用煤供应压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安煤矿完成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改造。五举年产240万吨矿井进入矿建三期阶段,取得采矿许可证,将于明年6月实现联合试运转。唐家河等煤矿列入全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按“一矿一策”思路开展安全开采技术条件论证、制定开发方案。

4月20日,我市全国第一套流化床甲醇制丙烯科技示范项目——年处理60万吨甲醇制20万吨聚丙烯项目再传捷报,成功产出了合格丙烯产品,延补了煤制甲醇产业链条。

随着年产5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低阶煤高效低碳清洁化综合利用、20万吨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等一大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陆续实施,煤炭资源由燃料向精细化、多元化原料、材料转型。

煤电联营 全力保障火电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国内煤炭供需偏紧,近年来火电企业燃“煤”之急问题凸显,电煤价格成为影响火电行业的最大变量。

以煤为“媒”,我市充分借鉴“煤电联营”运行模式,促成中煤大屯煤电公司与山东能源集团联手合作,共同推进灵台矿区煤矿、电厂项目建设,探索构建煤电企业与上下游行业协同共赢发展良好机制。

取得环评批复、用地审批、水土保持报批等多个支持性文件,各项建设条件全部落实,满足与“陇电入鲁”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投产、同步发挥作用的要求——灵台2×100万千瓦电厂核准建设,为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开启强大“引擎”。项目建成后,可就地消纳煤炭约400万吨,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对保障新能源可靠并网消纳和“陇电入鲁”工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紧跟国家大力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步伐,统筹推动全市413万千瓦煤电机组实施“三改联动”,促进煤电清洁低碳发展,做好新能源调峰、保障、支撑。

全力推动煤电发展,同步跟进电网建设,新疆吉昌—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主流输电线路、太阳山—六盘山—平凉750千伏线路、兰州东—平凉—乾县750千伏线路三条电力“高速公路”贯穿平凉,构成“煤从空中走”的大走廊。

750千伏平凉变电站、330千伏成纪、尚家塬、眉岘、朝阳变电站及17座110千伏变电站柔性互联,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平凉已成为甘肃东部电网枢纽及电力分配中心和西电东送的重要输送通道、功率交换中心。

优化组合 坚持新能源规模化发展

依托“陇电入鲁”工程和优越的新能源资源储备优势,我市聚焦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攻坚行动,带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起步发展。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并网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达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4.5%,较“十三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

在崆峒区峡门乡、麻武乡的山沟梁峁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迎风旋转,蔚为壮观。这是我市首个分散式风力发电场,35台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2.5万千瓦,每年发电量达2.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7.8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5万吨,节水约5万吨。

1月8日,崆峒区1.5万千瓦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填补了全市生物质发电的空白。5月12日,庄浪县与海螺集团签约,携手建设平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号厂——庄浪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通过5.91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积极探索集中与分散并举、打捆送出与就地消纳相结合的光伏产业发展之路。“十四五”期间,将以竞争性方式配置项目,引进多家大型能源企业,借力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十四五”省上下达我市第一批光伏项目40万千瓦,正按照“光伏+农牧业”“光伏+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建设,年内全部并网发电。

崇信、华亭、灵台、庄浪4县(市)以整乡、整村分布式光伏推进试点为契机,利用居民住房、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屋顶资源,建设6.5万千瓦屋顶光伏项目。到“十四五”末,全市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285万千瓦,配套储能设施1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消纳能力显著提升,煤炭和新能源组合不断优化。

“下一步,平凉将紧盯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全力推进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建设,在全省煤炭保供稳价上多做贡献,在煤炭高效材料转化上加快步伐,在全省新能源建设优化组合上主动作为,走出一条‘立足煤、提升煤、不唯煤、超越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忠锋表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