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张怀群:泾川有北魏“临泾”字样的3件金石

2019年07月26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有北魏“临泾”字样的3件金石,东汉至北朝、隋代的“安定临泾”籍王姓、胡姓、皇甫姓、张姓等名人籍贯都在泾川

泾川有出现6次的北魏“临泾”字样的3件金石,一是北魏《敕赐嵩显禅寺碑记》,刊于大魏永平二年岁在已丑戊申朔八月乙卯(509年)。二是《南石窟寺之碑》,刊于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510年)。三是太平北魏墓志铭,刊于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507年)。

北魏“临泾”字样的3件金石,是第一时间在北魏现场刊刻,有绝对的真实性。《元和郡县志》、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甘肃地方志等后世追述北魏临泾历史之文本,并非全部记载了历史真相。

北魏嵩显寺碑碑阴、南石窟寺之碑碑阴题名中,有临泾令、临泾县开国子参与了嵩显禅寺、南石窟寺建造。

两碑题名对照、互补来读,发现是两个河南人同时参与了南石窟寺、嵩显禅寺建造,因而“临泾”字样在两碑中出现了4次。因为两人同时在两个现场出场,对照互补后的官衔、姓名、字如下:

宁朔将军赵平太守临泾县开国子□□字宏明,河南人。

临泾令居延男茹荣字□生,河南人。

一个是河南人字宏明者,为宁朔将军、赵平郡太守、临泾县开国子,临泾县是他的封地,子之爵位。一个是河南人茹荣,时任临泾县长,居延县是他的封地,男之爵位。

世人特别关注安定临泾在泾川或镇原,只因为胡太后是安定临泾人,安定胡姓遂成为耀眼的大姓。这里,难得的是有4个安定胡姓人参与了南石窟寺建造。意味深长的是,这4个安定胡姓人籍贯均未注安定临泾人,而统一直指安定人。

他们是:

别驾从事史安定胡武伯。

平漠将军统军兼别驾主簿安定胡文安。

省事安定胡季安。

平凉郡丞济南侯安定胡□(左虫右立刀旁)。

该碑题名中有18个姓名在刻字部位恰巧缺字,不排除是否还有胡姓人。

刻在泾川存在的北魏二碑上的“临泾”二字及官衔、姓名和字、籍贯昭昭,是北魏临泾原地绕不过今日泾川的实证。

临巧,泾川南塬发现了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实指、断定北魏临泾就在今日泾川。

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塬发现,是证明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的权威物证

千百年来,史学家都说古代临泾在镇原南50里,却回答不了面临泾水的泾州古城在隋以前为何城,也回答不了他们所记载的发生在泾州的古代战争,所经山水、路线、里程与“镇原南50里”概念是完全矛盾的。无论多么权威的史学家,如果未到过古今泾川、镇原,未见过此间的古城、山水、古墓、出土文物等实证,仅凭古籍文字推断、想象,其结论必然既歪曲了历史,又对不起后人,这种结论无论刊在多么权威的史书中,也是不真实的。

2001年6月21日,我们在泾川县太平乡三星村发现的北魏临泾古墓,能为北魏临泾就在今日泾川的历史提供物证。

2001年4月,泾川县太平乡三星村大岭上某农民在现住的庄基旁申请到一处住宅地皮,在修平院内地基时,发现一古墓,墓墙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米,上如蒙古包穹顶,砖头衔接处极其坚固。据农民讲,内有一床靠北墙,床有一尸骨,骨节极长,墓中间与南墙无床,又发现一小陶碗。墓道向南约5米长,墓门处发现墓志铭三砖,大小如汉砖。

农民为寻陪葬宝物,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气力,才把古墓穹顶打开,一点一点拆取砖头,再将墓穹顶、墓墙全部拆除,砖头码在院内,另有残砖两大堆在大门外堆放,共约5000页,可装满3辆大货车。

墓志铭为魏碑正楷书法,不亚于“龙门十三品”之书法价值,铭文为浅刻白色涂字,部分字辩认不清,现按三砖每行字数照录(竖改横)如下:

第一砖

余惟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

积业精微二尊并背不能殒没偷□从礼仰

先灵坟域分散府悼不孝罪累三千哀茕劳

感启诚遂迁众栖集葬中原诞窗高累飞魂

天课归厥祖难□出自太原裘在石□爵班朝自内参

华佩冰封临泾侯内官受任遂乃

第二砖

马鞍饮祖王吞乐散□贤□上泰

始自马年为不致进军生父琐珠

为行端□□有金誉时年铨举为

州郡州正春秋未高疾症卒亡回

第三砖.

新咸故改动三世并母□氏有弟伯通

一时合葬集为祖坟塔周回方遄东

齐三冢西至王营南接北坎北盖泾

水闲黎□居皆是王薅刊石立

铭记之云兮

首墓户邢殷苏孙

“首墓户邢殷苏孙”7字为第二人所书。

墓志铭及陶碗现存泾川县博物馆,5000余墓砖现存太平乡三星村大岭上。

2001年6月21日,我们才见到墓址和墓志铭,在仓促中读抄,因知识所限和砖刻字迹模糊不清,以上铭文辨抄出错别字不少,待专家学者订正。

这座北魏古墓所在地和墓志铭的记载,解决了千百年历史学家说不清隋以前的临泾城到底在何处的重大问题,进而为说清临泾是县名,还是治所名?临泾仅在镇原,还是包括了今日镇原和泾川全部地域等问题提供了确凿的物证。

从铭文中首知3个重要结论:

一、今镇原南部与泾川北塬的荔堡、红河、丰台、玉都、党原等乡镇接壤,如古墓在北塬发现,可认为北塬部分地域古时属镇原辖。而太平乡在泾川南塬,经镇原、泾川北塬、泾河川才可到达,距今镇原约70公里。古墓在太平乡,证明北魏时今泾川全境均属临泾所辖。

二、“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纪年清楚,正始四年。即公元507年,正是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执政之时,元恪是泾州(安定)籍皇太后胡太后的丈夫,即正是泾州女婿做皇帝时,在泾州建起了北魏朝廷命官的祖坟。

三、墓之四址记载与今日地形几乎无变化,完全可照应清楚,特别是“东齐三冢”,证明如今的太平乡三星村境北魏时有高大的三冢,“三星”应是“三冢”的音转。“西至王营”,证明在太平以西、高峰寺一带有“王营”,“北盖泾水”就更清楚了。“南接北坎”,即古墓(农民庄基)南是大路,路之南是山洼与沟的北坎。还提供了进一步以祖坟为实证,考证泾州籍北魏朝廷高官生平的重要线索,愿有意的学者到实地察考。

该墓原址在太平乡的南部边沿,南临黑河,近临沟壑,沿沟有一条半边胡同,即古时大道,农民在古道北,依次修建了座北向南的半明半暗庄基,约几十户,有百年以上历史,古墓在现还住人的庄基之间。

难以补救的损失是,该墓发现之前无封土等特征,因而未能得到保护。农民偶然发现后,为寻宝物,挖掉了墓的全部建筑结构,使这一能证明北魏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的重要古迹破坏殆尽,只存墓志铭和墓砖。

祝世林:东汉至北魏安定、临泾为一地,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

这一重大发现,为祝世林先生生前论证的《东汉至北魏安定、临泾为一地》课题提供了“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塬发现”之迟到的物证。祝世林,山东人,数十年研究平凉历史,特别是坚持到实地考察,发现了史学界最权威人士从未见到的实物实景,探清了平凉许多重大历史疑团。祝先生在考证临泾在泾川的许多年里,一直向考古学家刘玉林先生和泾川有关同仁录找物证,只要在泾川境内发现一件实物,足可佐证他发现的重要史科。遗憾的是,祝老逝世已几年了,这座迟到的北魏古墓墓志铭未能让祝老亲眼看到,亲自考证,实乃人生无常,生死无序,遗憾之至。

祝世林先生于1997年出版了34万字的《平凉古代史考述》一书,内有6000字的《泾州地望新议——论临泾、安定、泾州的历史演变》一文,现选引如下:‘

“东汉至北魏安定、临泾为一地

以州郡名称作为本州岛郡治所的名称是历史上的通例,如秦州治上鄯,通名之为秦州,以后的泾州治保定县,通名之为泾州,不说是保定县。西汉安定郡的治所在高平,东汉永建四年将安定郡的治所由高平移至临泾,而安定县废。但在史书上常常见到安定,实际上就是指安定郡的治所临泾,这不是很自然的么?

以与安定有关的史实为例:

东汉建安十八年曹操破马超于潼关,追奔至安定。此时无安定县,只能是安定郡的治所临泾。

东晋太兴二年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扶风新平,刘曜进攻草壁,陷之,松多奔陇城,进逼安定。同前,安定即临泾。

东晋太和三年前秦之苻双苻柳叛于苻坚,苻武据安定以应之。

苻坚使王猛吕光讨之,苻武弃安定奔上卦。同前,安定即临泾。

……最后,北魏太武帝亲征平凉,神麝三年(430)十月攻克安定,于临泾置泾州(以上散见《资治通鉴》)。

历史上这一连串的安定,是自东汉以来,以临泾为安定郡政治军事中心的继续,脉络是十分清楚的。由于临泾称安定由来已久.影响深刻,直到北魏于临泾置泾州后,仍然见到使用旧名,又使得泾州与安定名称使用混乱,实际上泾州、安定、临泾仍然是一地。特别是《魏书》、《周书》有很多关于关陇起义的记载,如果把泾州与安定作为两地,一些行军作战的路线便无法解释。

泾州古城存在的问题

泾州古城座落在泾河北岸。有内外二城,外城的北面和西面还有遗址可寻;内城遗址明显,基本完整,西面与北面城垣基本完好,东面城垣已遭破坏,还有断续墙基可寻。内城呈正方形,东西南北各长7华里,周长28华里,面积相当于今泾川县城的10倍,是西北少有的大城。唐代诗人李商隐《安定城楼》诗,首句云:“迢递高城百尺楼”,可以想见箭楼巍峨,雉堞高耸,昔日雄城的规模,根据对城垣的实际考察和大量出土文物分析,古城始建于西汉,大修于北周和唐,宋代也有所补修。更重要的是可以证明自西汉以下各代连续使用,未尝间断,直到明初。明洪武三年因泾河向北侵蚀,淹没南城,迁至泾河南的今城。相传古城在商周之际为共国都城,文物工作者在城内的水泉寺和盘顶子作过多次考查,发现大片西周文化层,厚约1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如确系共国遗址,古城上限可推至周初或商代,如以周初计算,约有3000余年的历史。

这一西北少有而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历史名城,却存在一段查不清的历史:如本文前段论证,西汉安定县在镇原县境,此城自西汉至北魏能是何城?退一步讲,按传统说法是西汉安定县城,但安定县已于东汉时废,自东汉至北魏中间400余年又能是何城?而且也与古城连续使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

清代学者提出前一段历史时期的临泾城在镇原或东南50里,我们未能查到直接论证这一问题的文章,估计是他们从史料中见到古临泾与镇原城的地理方位不相符合,加以推断而提出的。我们曾以镇原城作为园心,以50里为半径,在镇原南部与东南画一弧线,这一弧线经过的地方有:新城、杜寨、中原、党原、屯子等地,临泾乃400余年这一带的军政中心,必有大量文化遗存,再以山川形势衡量,都不具备作为临泾的条件,证明清代学者是仅从史籍记载作出的判断,未能作现场考查,更不可能知道泾川县有这个不知历史地名的古泾州城址。我们据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现场考察、综合分析,认为古泾州城的前身就是汉至北魏的临泾城,也就是从东汉历三国、晋、十六国、北魏、隋、唐至北宋庆历三年,约(129-1043)900余年的时间,此城都是这一带的军事政治中心。”((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

祝世林:地理文献,皆记“因水为名”,泾州南临泾水,名为临泾情通理顺,如以离泾水90余里的镇原作临泾,总觉得有些勉强。

《元和郡县志》记泾州:

《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秦,至始皇分为三十六郡,属北地郡。汉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也。汉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按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后汉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阳,今武功县界美阳故城是也。至顺帝移今理,后魏太武帝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

顺帝永建四年安定郡自美阳迁回,郡治由高平移至临泾,而《元和郡县志》记云“移今理”,今理即指唐代的泾州,又云“魏太武帝于此置泾州”,分明说唐代的泾州即是后汉顺帝时的临泾,也是北魏太武帝于临泾所置的泾州。稍前于元和志的《《元和郡县志》记泾州:

《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秦,至始皇分为三十六郡,属北地郡。汉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也。汉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按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后汉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阳,今武功县界美阳故城是也。至顺帝移今理,后魏太武帝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

顺帝永建四年安定郡自美阳迁回,郡治由高平移至临泾,而《元和郡县志》记云“移今理”,今理即指唐代的泾州,又云“魏太武帝于此置泾州”,分明说唐代的泾州即是后汉顺帝时的临泾,也是北魏太武帝于临泾所置的泾州。稍前于元和志的《通典》对此未作详细记述,仅记“后魏太武帝置泾州,盖以泾水为名。”其意与元和志是一致的。》对此未作详细记述,仅记“后魏太武帝置泾州,盖以泾水为名。”其意与元和志是一致的。成书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与元和志基本相同,节录如下:

后汉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阳以避羌寇,其郡寄治美阳即今雍州武功县界美阳故城是也。永建三(应为四)年移今所。《晋太康地志》云:安定郡领临泾、朝那、乌氏,鹑觚、阴密、西川六县,属雍州。及魏神嘉三年于此置泾州,盖因水为名……

“永建三年移今所”,今所应指宋代的泾州,而永建时所移的治所是临泾。”“神鹿三年于此置泾州”,其意是后魏所置的泾州城就是宋代的泾州城。可知汉代的临泾、北魏置的泾州,与唐宋时的泾州是一个地方。

十六国北魏时在这一带发生的多次战争,几乎都可以说明安定与泾州的方位在现在的泾川。如北魏时万俟丑奴与崔延伯之战,《魏书·崔延伯传》记“延伯既破秦贼,乃与宝寅率众会于安定,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军威甚盛。丑奴营于泾州西北七十里党原城……(延伯)伐木造大牌,内以铁锁相连,使强兵负之而趋,号牌城,乃自泾州沿原北上。”今党原城尚在,正是在古泾州城西北,由古城去党原正是沿原北上。除里程有出入外,方位地形完全相符。如果以为泾州在镇原,则无法解释。

再则,以上所引三段历史地理文献,皆记“因水为名”,泾州南临泾水,名为临泾情通理顺,如以离泾水90余里的镇原作临泾,总觉得有些勉强。”(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

泾川有出现6次的北魏“临泾”字样的3件金石,《敕赐嵩显禅寺碑记》距今1510年。《南石窟寺之碑》距今1509年。太平北魏墓志铭距今1512年。

存在于泾川的这3件“临泾”字样的金石,如果和流行广泛、关注己久的“祝世林论临泾文献”互动互证,可以论定东汉至北魏安定、临泾、泾州为一地。那么,东汉至北朝、隋代的“安定临泾”籍的王姓、胡姓、皇甫姓、张姓等名人籍贯就都在泾川,则情通理顺。

这样一个矛盾交错、庞大又单一、复杂又简单的“唐以前临泾在何地”的命题,本来就不是一笔糊涂账,期待有更多的“安定临泾”字样的金石出土,金石比正史、地方志记述有绝对的真实性,才会让大家心服口服,让本来就不是一笔糊涂账的“临泾原地”真相昭然于天下。

2019.7.20.12.25.泾川北大楼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